▲图为郭建(右)采访数学大师苏步青。中新社发 郭建供图 摄
1978年3月,史称科学的春天。
3月18日至31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京召开规模空前的全国科学大会,五千多名代表共商科学现代化大计,意义非凡,影响深远。
出席盛会的代表中有:火箭之父、两弹元勋,湍流理论的奠基人,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的物理学家,在解析数论、应用数学方面卓有建树的数学家,为发现大庆油田作出理论贡献的地质学家,突破“生命禁区”的医学家,重大工程的设计师、工程师,科学管理者、科普工作者……
总之,四方八面的科技代表来了,真是“群贤毕至,星光灿烂”!
“旁听”电台采访
我在大会花名册中挑选出十几位采访对象。排在第一位的是离摘取“皇冠明珠”只差一步之遥的陈景润。
年初《人民文学》发表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《哥德巴赫猜想》,各地报刊竞相转载,躲进小屋在煤油灯下苦战“猜想”的陈景润,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。
我计划对他做一次中新社专访,尽管此前已有过不少报道,而且徐迟的大作已将文章做到极致。
大会开幕前的一天晚上,我在代表住地友谊宾馆主楼前转悠,见一戴眼镜、个子不高的中年人正与人交谈甚欢。
我没有见过陈,但与挂历照片两相对照,立即明白眼前正是苦苦寻觅之人。
我询问后得知,他正要接受电台记者采访。电台记者姓林,名华,与陈是福建老乡。
我怕错失良机,又怕影响他人工作,便对林华(后来也调入中新社,成为我的同事)说:“不耽误你们的工作,我就‘旁听’一下,如何?”林君爽快答应了。
陈景润引领我们走进1259号房间,倒茶,让座,忙个不停。
近距离观察,他身穿深蓝色棉袄棉裤,足蹬帆布鞋,棉衣敞开半截露出对襟毛衣,上面的一粒扣子未扣好。我心想,这兴许就是数学家的做派:潜心学问,不修边幅。
又注意到桌上堆着报纸、英文杂志,还有一A4纸,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运算公式。见我们在“天书”前一脸茫然状,他解释道:“一直在算,还没算完呢。”
不放过每句话、每个细节
“沈元老师什么时候到?”林问。
“老师来过电话,一会儿就来了。”陈答。
原来林君得知师生同赴盛会的新闻线索,准备做一期现场录音报道。
好题材!我忙问陈多久未见老师,是否有书信来往。他从抽屉找出恩师的来信,我如获至宝,立即摘抄下来。
不一会儿,沈元风尘仆仆从香山住地赶来。陈景润赶紧迎上前,握手道谢:“谢谢您,沈老师,您老远来看我,太谢谢您了!”
久别重逢,他们似有说不完的话……
林君忙录音,我拼命记,不放过每句话、每个细节……
暮色渐浓,陈景润披上大衣送老师至楼下,还边走边谈。我用傻瓜相机连连抓拍了好几张。
▲陈景润和恩师沈元匆匆回到房间,铺开稿纸挥笔疾书:
“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。数学的皇冠是数论。哥德巴赫猜想,则是皇冠上的明珠。”这是20多年前在福州英华书院执教的沈元讲过的、深深铭刻在陈景润记忆中的一席话。
陈景润毕业后,常常记着青年时代的老师,沈元则把学生十多年来发表的一篇篇论文一直保存到现在。《哥德巴赫猜想》在报纸上发表的那天,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、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的沈元,给学生写信说:“你的卓越成就,是你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和老科学家的支持下,不畏艰苦、勇攀高峰,辛勤劳动的结果。至于文章中提到的我的作用,我感到是对我过奖了。当然我也为有你这样的学友而自豪。”
“沈老师,您记得吧?我念高二和高三(上)时,您教我们的数学、物理、英文,教的特别好,同学们都很爱听。”
“我这次来的目的之一,希望你不要经常提我。”
“没有党的培养,就没有我的进步。但老师的帮助也不能否认,你是我的引路人嘛。”
……
“你们中新社好快啊”
大会开幕后的第二天晚上,我怀揣刊登《沈元陈景润师徒喜相逢》的香港《大公报》复印件,轻叩陈景润的房门,被告知搬走了。
搬到哪里去了?新房主守口如瓶。
原来这些天找陈的记者、代表乃至宾馆服务员,一拨又一拨,实在不堪其扰。会务组只好换房让他“躲”一阵子。
但我还是打探到了他的新住处,递上复印件。
陈景润仔细看了一遍说:“郭建同志,谢谢你了,你们中新社好快啊……”
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请他题词留个纪念。
“行,不过我的字写得不太好。”他说。
说罢,他从案头找来一张便笺,一笔一划、工工整整写下题词。
“就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”
科学的春天来了,“陈景润们”成为全民尊敬、青少年仰慕的偶像、明星。
追星者遍及全国各地、各行各业。向陈景润表示祝贺的、请教的、求助(包括求爱)的信函雪片般飞来,装满好些个麻袋。
林华和我是他的“铁杆粉丝”,经常保持联系。我们还邀他来中新社做过客。
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在一次动员会上要求部下:“发扬一股拼命精神。无非少睡几个钟头觉,掉几斤肉。”
得知报道组住地还没完全落实,有的房间连写字桌也没有,穆青想出一个应对之策:“实在不行,就学陈景润,把褥子一掀当桌子。”
追星最狂热的莫过于老作家徐迟。
记得也是1978年的春天,他在新华社礼堂向上千人作报告,毫不掩饰他对陈景润的“爱慕之情”:“我跟陈景润见面的时候,就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一样,很快就很喜欢这个人。现在呢,可以说,我爱上了这个人。”
作者:郭建(中国新闻社原总编辑)
原文刊登于中新社《离退月报》2018年12月第203期
3月约战新西兰,国足能实现“稳赢”吗?****** 主帅虚位以待 热身先被安排 3月约战新西兰,国足能实现“稳赢”吗? “消失”了近一年的国足,终于有了新动态。2月1日,国足热身赛计划终于尘埃落定,中国足协官方宣布国足将在3月23日和26日与新西兰国足进行两场热身赛。 时隔三年半,国足终于再次得到了国际A级友谊赛的比赛机会。 毫无疑问,与国际排名不如自己的新西兰进行热身,国足的目标就是赢球找找自信。但令人尴尬的是,虽然热身赛时间已经确定,但更加关键的球队主帅及集训成员的人选问题却尚未有明确答案。 2019年6月11日,国足曾在前任主帅里皮的带领下,在天河体育中心约战塔吉克斯坦。此后三年半的时间,国足再也未组织国际A级友谊赛。在备战40强赛和12强赛期间,也只是与几支中超球队或国字号梯队有过交流,热身效果很难得到保证。 在这种情况下,国足的此次热身赛机会显得尤为宝贵。目前,新西兰国家队世界排名第105位,国足则排在第80位。 从排名上看,国足有望通过两场热身赛找一找在12强赛中失去的自信,同时为新的世界杯周期开一个好头。 不过,国足要想赢下两场比赛,也并非易事。历史上,新西兰国家队与国足曾有过三次交流,国足均与对手1:1战平,难分胜负。此番作战,新西兰拥有主场加持,这将成为他们在比赛中的有利因素。 同时,球队人员构成的不确定性,更让国足难言“稳赢”。自去年3月底结束12强赛以来,这支最受关注的国字号球队近乎呈“解散”状态,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有开展任何形式的集训。 直至今日,球队主帅由谁担任,仍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。主帅迟迟未定,集训阵容的确定更是无从谈起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在扬科维奇确认担任U24亚运队主帅的前提下,李霄鹏有可能继续履行主教练合同,带领球队赴新西兰作战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新一期国足集训队阵容,较12强赛相比,将有不小的“换血”。 去年的12强赛,国足阵容平均年龄接近30岁,更新换代势在必行。在最后几场比赛中,李霄鹏有意增加高天意、戴伟浚、朱辰杰等年轻小将的出场机会,就是在为新一期国足铺路。新的世界杯周期,新、中生代球员将挑起大梁。 12强赛的失利,让不少球迷4年的等待化为泡影。如今这支近一年未集训、主帅尚未敲定且面临更新换代的国足,想在“弱旅”身上取得“开门红”,恐怕也没有外界想的那样乐观。(记者 季禹) (来源:齐鲁晚报 2023年02月02日 A09版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